维特根斯坦说“语言是思想的边界”。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,他们可能会因为国语的不流利和本身语言的匮乏而不善于表达自己,但这种匮乏并不会限制他们细腻的情感,这两天我见了一位九十多岁的太里太,本地话的太里太是比曾祖母再大一个辈分的长辈,她看到我跟我寒暄,虽然只是用最简单的本地话问我现在怎么样,居然长这么高,我用我洋泾浜的土话回应,居然发现太里太讲着讲着突然眼泪汪汪。也许语言限制了她的思考,把她困在一个由方言和生活琐事构成的小世界里,但那又怎么能阻止她们有时候内心翻涌的巨大的情感,而这些朴素的强烈的情感支撑他们做了一辈子温柔善良的人。我希望所有善良的人们都能好好的。有时候我也觉得学习讲方言不只是为了所谓的文化认同,也是一把钥匙,去通向这些不会讲国语的,温柔的长辈的思想世界里去。